安徽省高中歷史教師資格證面試:《古代的陸路交通和水路交通》教案
- 時間:
- 2022-04-28 15:59:17
- 作者:
- 吳老師
- 閱讀:
- 來源:
- 安徽教師資格證考試




【導讀】安徽省高中歷史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如何寫?為了幫助考生備考,安徽省教師資格證面試為大家整理了以下資料,大家一起看看吧。
一、教學目標
1研讀岳麓版《歷史選修·中外歷史人物評述》,分析全國性交通網的建設帶來的重大影響,培養論從史出,史論結合的史料實證能力。
2.通過圖片及視頻,了解不同歷史時期中外各國水陸交通網的代表性成就,提高歸納歷史信息的能力,加強時空觀念。
3.通過學習本課,認識到我國代表性的交通成就如絲綢之路、京杭大運河等在世界交通史上的重要地位,感受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氣,感悟家國情懷。
二、教學重難點
【重點】
古代中外各國水陸交通的代表性成就。
【難點】
全國性交通網的影響。
三、教學過程
環節一:導入新課
教師在大屏幕上展示高鐵、飛機、游輪的圖片,并請學生說一說乘坐這些交通工具時的感受。
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:在當代我們可以享受到便捷、舒適、安全的交通方式,可是在古代人們如何出行呢?古代的水陸交通是怎樣的呢?引發學生思考,順勢引入新課。
環節二:新課講授
(一)古代交通的產生及原因
教師出示鄉間小路和古代石板路的圖片并提問:古代交通到底是怎么產生的,是什么推動其產生和發展的呢?
學生結合課本回答:原始習慣性的足跡形成最早的路。人類轉向定居后,以居住地為中心的交通就進一步發展了。隨著生產的發展開始鋪設人工道路。
教師總結:這一時期交通有了初步的發展,但大部分仍然是天然的道路與河流。
(二)古代的陸路交通
1.代表性成就
教師展示古羅馬道路示意圖和秦直道示意圖,提問學生:古代的中外各國有何代表性的道路呢?
學生回答:羅馬帝國的道路把羅馬和各行省連接來,形成“條條大路通羅馬”的盛況。秦朝修筑的馳道、直道和五尺道等,構成了以咸陽為中心的全國性道路網。絲綢之路在漢代貫通之后,成為連接亞、歐、北非的大通道。唐朝、元朝的驛道也是我國著名的古代道路。
教師總結:絲綢之路的開通使中國古代交通系統具有了對外經貿往來、民族文化交流的意義。同時它也是世界交通史上的一次壯舉,展現這古代人民的勇氣和力量。
2.影響
教師展示材料并請學生以歷史興趣小組為單位,結合材料展開為時五分鐘的討論:秦朝與羅馬的這種全國性交通網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?
學生回答:加強了中央集權,鞏固了國家統一;有利于各地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與發展;便利了人民的生產和生活。
教師總結:除了這些積極影響,全國性交通網的建設也帶來了消極的影響。比如建設水陸交通會加重民眾徭役的負擔,激化社會矛盾。
(三)古代的水路交通
播放紀錄片《運河之旅》片段提問:結合紀錄片及所學知識,扮演導游,為我們介紹古代中外各國開鑿的著名運河。
學生回答:秦始皇開鑿了連接湘水和漓水的靈渠,溝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。靈渠成為中原和嶺南的交通捷徑,被譽為“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”。隋朝的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,溝通中國的南方和北方。元代完成的京杭大運河,全長近1800千米,為世界之最。17世紀開通的法國米迪運河開辟了避開直布羅陀海峽、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,是歐洲歷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運河之一。17世紀荷蘭阿姆斯特丹建立的運河系統,是荷蘭經濟和文化繁榮的重要體現。
教師總結:古老的大運河讓我們受益至今,為我們留下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寶貴的文化遺產,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。
環節三:小結作業
1.小結: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內容。
2.作業:請學生課下搜集海運交通的發展情況,下節課分享。
四、板書設計
以上就是“安徽省高中歷史教師資格證面試:《古代的陸路交通和水路交通》教案”的全部內容,想了解更多安徽教師資格證信息,安徽中學教師資格證,安徽教資面試技巧,安徽教師資格證其他問題,安徽普通話考試,安徽教師招聘等相關資訊,敬請關注安徽教師資格報名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