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小學語文教師資格《桂林山水》教學設計
- 時間:
- 2022-03-30 14:49:43
- 作者:
- 鄒老師
- 閱讀:
- 來源:
- 安徽教師資格證考試




本文是一篇描寫山水的散文,作者通過運用多種修辭手法,如比喻、排比等,從桂林的山和水兩方面出發,寫出了桂林山奇、秀、險和漓江水靜、清、綠的特點。本文通過優美的語句,向讀者展示了一幅秀美的畫面,表達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喜愛,甚至是對祖國大好河山的喜愛之情?,F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,以供參考。
一、教學目標
1.學習本節課的生字詞,并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。
2.通過朗讀、小組合作交流,理解掌握本文的修辭手法,體會文章句子的優美。
3.感受作者對大自然和祖國大好河山的喜愛之情。
二、教學重難點
教學重點:掌握學會本文的修辭手法以及培養審美情操。
教學難點:感受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。
三、教學方法
多媒體教學法(聽音頻、展示圖片);朗誦法(集體朗誦、指定學生朗誦);小組討論法。
四、教學過程
(一)創設情境,導入新課
教師通過出示桂林山水的圖片,引導學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麗,并配上這樣的導入語:同學們,大家看一下ppt上展示的圖片,大家猜一猜這是哪里?對,就是美麗的廣西桂林。這里山清水秀,景色怡人,美麗的大自然就像一幅迷人的畫卷,今天,就讓我們陶醉在這美麗的景色中,走進我們的今天的課文《桂林山水》。(板書:桂林山水)
(二)初讀課文,整體感知
1.學生初讀文,帶任務朗讀,讀準字音,讀通句子,圈點勾畫生字詞,進行教學生字。
2.老師范讀,播放桂林山水的視頻資料。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評價。
明確:桂林山水甲天下。
3.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。
明確:本文通過對桂林山水的描寫,用優美的語句寫出了桂林山和漓江水的特點,展示了一幅美麗的畫卷,表達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。
(三)品析語句,合作交流
1.學生自由朗讀課文,提問:文章語句優美,從山和水向我們展示了桂林的美,用手中的筆圈劃出桂林水的特點。
明確:“靜”“清”“綠”。(板書:水、靜清綠)
學生自由朗讀相關的句子:“漓江的水真靜啊,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;漓江的水真清啊,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;漓江的水真綠啊,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。”
2.指名讀,賽讀,學生進行朗讀這句話,老師做出指導。
明確:在讀“靜”的時候讀出柔和靜謐之感,可放低聲音;“清”讀出驚喜意料之外之感;“綠”像翡翠,讀出喜愛和稱贊之情。
3.這句話寫得很美,用到了一種修辭,說出并談談作用。(小組討論,指定小組代表回答)
明確:比喻。漓江水比作“無瑕的翡翠”。作用:生動形象,表達作者對漓江水的喜愛之情。(板書:比喻)
4.多媒體出示“桂林的山真奇啊,一座座拔地而起,各不相連,像老人,像巨象,像駱駝,奇峰羅列,形態萬千;桂林的山真秀啊,像翠綠的屏障,像新生的竹筍,色彩明麗,倒映水中;桂林的山真險啊,危峰兀立,怪石嶙峋,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。”概括說出桂林山的特點。
明確:“奇”“秀”“險”。(板書:山、奇秀險)
5.既然這一節寫的是漓江水的奇、秀、險,為什么這節開頭,還寫泰山和香山呢?這不是多此一舉嗎?
明確:讓學生理解對比寫法可以襯托桂林山獨特的美。(板書:對比)
6.聽配樂朗讀,文中有一句話寫得特別美,寫出了桂林山水像一幅畫的特點,請找出來讀一讀。
明確:舟行碧波上,人在畫中游。
(四)拓展延伸
學生交談自己所游覽過的名勝古跡,并用自己的話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。
(五)小結作業
1.教師總結,本文通過優美的語句,向我們展示了桂林山清水秀的畫面,表達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喜愛,甚至是對祖國大好河山的喜愛之情。
2.仿照本文的第二、三段抓住景物的特點,寫一寫自己喜歡的一個景點。
五、板書設計
以上是“安徽小學語文教師資格《桂林山水》教學設計 ”的所有內容,更多安徽教師資格網的信息,如安徽教師資格考試公告、安徽教師資格認定、安徽普通話、安徽教師招聘等,敬請關注安徽教師資格證考試網http://www.open3dhub.com/